2020年,口罩一定是我们随身出行的必备单品了,
2.医用口罩
3.活性炭口罩
4.防尘口罩 防尘口罩顾名思义就是专业防尘的,一般成杯状可紧密贴合面部,多配置呼吸阀。可有效防止或减少粉尘的吸入,多用于工厂、工地等场所。
5.N95 N95口罩能够有效防治pm2.5,阻隔95%以上的细菌和病毒。这种口罩的微尘过滤效果和密封效果都比较好,不过长时间佩戴容易发闷,并容易引起呼吸系统疾病,适合特殊情况下使用,建议因预防需要长期佩戴的朋友尽量选择配备呼吸阀的N95。
常看到有网友问,
口罩标准
1.N是美国的口罩标准 2.KN是中国的口罩标准 3.FFP是欧洲的口罩标准 4.KF是韩国的口罩标准
建议防护选择N95、KN95、FFP2、KF94级别及以上级别的口罩为佳,值得一提的是,是否有呼吸阀的口罩防护功效是一致的建议选择。 科学戴口罩,对于新冠肺炎、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具有预防作用,既保护自己,又有益于公众健康。目前,为公众科学戴口罩引导,对普通公众、特定场所人员、职业暴露人员以及重点人员,保护公众健康,不同场所如何戴口罩,提出以下建议。 1.普通公众 如人员密集场所:办公、购物、餐厅、会议室、车间、乘坐厢式电梯、公共交通工具等。 对于咳嗽或打喷嚏等感冒症状者。 建议: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。 对于与居家隔离、出院康复人员共同生活的人员。 建议: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。 2.特点场所人员 在监狱、养老院、福利院、精神卫生医疗机构,以及学校的教室、工地宿舍等人员密集场所。 建议:在中、低风险地区,日常应随身备用口罩(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),在人员聚集或与其他人近距离接触(小于等于1米)时戴口罩。在高风险地区,工作人员戴医用外科口罩或符合KN95/N95及以上级别的防护口罩;其他人员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。 3.重点人员 4.职业暴露人员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、疑似病例患者的病房、ICU工作的人员;指定医疗机构发热门诊的医务人员;中、高风险地区医疗机构急诊科的医务人员;流行病学调查、实验室检测、环境消毒人员;转运确诊和疑似病例人员。 建议:戴医用防护口罩 从事呼吸道标本采集的操作人员;进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气管切开、气管插管、气管镜检查、吸痰、心肺复苏操作,或肺移植手术、病理解剖的工作人员。 建议:头罩式(或全面型)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防护器,或半面型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防护器加戴护目镜或全面屏;两种呼吸防护器均需选用P100防颗粒物过滤元件,过滤元件不可重复使用,防护器具消毒后使用。
注意事项: 1、呼吸防护用品包括口罩和面具,佩戴前、脱除后应洗手。 上海舒庭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|
Shanghai SHUTING Environmental Service Co., Ltd
版权所有:上海舒庭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沪ICP备05064600号-1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5894号
在线咨询
返回顶部